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六月, 2015的博文

流亡美國民運人士六四集會談中國未來

图片
收听或下载声音文件   2015年6月4日,约20名华府民运人士在共产主义受难者纪念碑前集会。 (RFA何山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EIqD6GlWQa4 华盛顿的共产主义受难者纪念碑前,20多名当地民运人士,6月4日举行集会。他们提出,习近平主政下,中国正由“民族主义”走向“红色帝国”,要有“起义”的准备。(何山报道) 留亡美国的陈奎德说,“六四”开枪镇压学运后,好多人“丢了眼镜”,以为共产党快要倒台;但26年过去,共产党却利用“人性的弱点”及“闷声发大财”的技俩,使政权更牢固。 陈奎德说:  形势大家都没有想到、国际也没有想到、学生也没有想到、民间也没有想到,中共会延续26年,而且会造成对世界命运的重大威胁。这事情,我觉得非常恐怖! 他说,历史上大型社会运动过去,之后,都会出现低潮,是定律。 陈奎德说:  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差不多的命运是,很快过眼云烟,很多人变得成熟起来,变得懊悔,对年青时候的冲动,感到脸红。然后,各自赚钱谋生去了,中国的情况,邓小平更利用了人性的方面,江泽民说是闷声赚大钱。 2015年6月4日,文史学者王康在六四研讨会上发言。 (RFA何山摄) 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的宪政学者张博树就提出,中国正走入“红色帝国” 之路。中国文史作家、留亡美国的王康就说,大陆形势正步俄罗斯的后尘,美国及西方国家必须警醒。 王康说:  随著习近平的上台、随著中俄重新结盟,一场比当年的冷战更严厉的考验,放在美国人和西方人的面前。说有甚么解决之道,我不知道,我相信上帝有他的旨意,历史有他的安排。 原南京学运人士吴建民就讲,回想当年学运,学生、老师、民众,还是抱著想共产党好的心态;今日,则要有“起义”的心理准备。他并驳斥,当年何来美国、中情局等的幕后黑手? 吴建民说:  远远没有甚么起义的高度,完全没有。本来讲是学生闹轰轰,你问学生干甚么?大部份学生是看热闹。真正的主题,我们没有建立(起义、推翻共产党)高度。说我们有甚么黑手?境外敌对势力要推翻共产党,他真的是冤枉了我们。那时候,我作为一个学生领导人,我是带著很一种朴素的感情,爱党、敬党,希望党内改革、希望党根治腐败,铲除毒瘤,带著我们大干四化,过好日子。 至于26周年过来,环球时报讲,已经与民运人士达成和解,吴建

大纽约地区民运组织纪念六四26周年集会(视频)

图片
6月2日,美国大纽约地区民运团体和个人在法拉盛集会,纪念六四26周年。出席集会的人数大约有100多位,著名异议人士魏京生,薛伟,于大海,胡平,陈破空,盛雪,王军涛,陈闯创,夏明,陈立群,韩武,李国涛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六四学生领袖陈卫发来书面演讲稿,陈卫和他的丈夫于世文曾在2014年集会纪念六四25周年,于世文因此事被捕入狱,并很有可能被判刑。集会中演唱了西诺纪念六四的歌曲《六四伤痛》。                                                                                                                                                           

陈闯创:我说了,我就拯救了自己的灵魂——谈“六四26周年:留学生致国内同学的公开信”

图片
陳闖創在國會山對美國之音談對六四的認知(VOA視頻截圖) 首先介绍一下关于这封公开信的写作和发表后的情况。我和公开信的主笔人古懿同学早就认识,去年在华盛顿纪念"六四"25周年的活动上意外重逢。我事先并不知情他写这封公开信,他是写好之后立刻把草稿发给我征求意见。我仅就几处细节做了改动,并特别提醒他就相关细节向当事人认证及征求行家的意见。然后,我就立刻征集联署,半天内找到8个留学生签名。我们原想尽量多征集些签名,并认真再修改一下公开信,等到"六四"前夕,找个合适的场合发表出来,没想到第二天就有人把这个草稿在网上发表了,而且有些网站已经转载了。我们只好赶快把已有12人签名的公开信的正式版发出去了,匆忙之下还漏掉了一位徐闻同学的姓名。 从签署公开信至今,我都认为这件事的象征意义远比实际意义大,尽管我预料到最终不会有很多人签名。实际上我们并不是年轻一代中第一批发表关于"六四"的公开信的,3年前(2012年)就有8位在美国的留学生发表了一封口气较为和缓的致胡锦涛和习近平的公开信,希望中共十八大可以平反"六四",并呼吁中共遵循普世价值,摒弃一党独裁。大家知道,在2012年中共十八大前,很多人对中共进行政治改革抱有期待,所以他们这封公开信的平和口吻是可以理解的,但即便如此,当时也没有更多的人签名,而且也没有引起较大的反响。 没想到我们这封公开信发出去5天后,中共的《环球时报》就刊发了匿名社评来抨击我们。更出乎意料的是,中共在几个小时后就心虚地在网上删掉了这份社评,实际上,这对公开信起到了更好的广告效应。截至6月3日,我们统计有五十多所国内外学校的学生在公开信上签名,其中有国外的30多所院校,包括哈佛、哥大、UCLA等;国内有十几所,包括清华、中科大、复旦,甚至还有一些中学生;当然还有些香港、台湾的学校。虽然签名人数仍然不多,但分布如此广泛,还是让我们感到鼓舞。有些人说签名需要勇气,确实相比那些同意我们公开信但不敢签名的人,我们的勇气是大了一点点,但比那些在国内并在公开信上签名的人,我们这点勇气算不上什么。 虽然《环球时报》的社评为我们的公开信做了很好的免费广告,但我对社评中的内容坚决不同意。社评就我们公开信中对"六四"屠杀的事实描述避而不